淄博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2-27 16:33:01
1。在二审时,劳荣枝极力掩盖合肥案的犯罪事实——这个过程堪称二审时的精彩环节。
劳荣枝伶牙俐齿、心思缜密,我们来回顾一下二审时关于合肥案的部分庭审实录——
检方:“铁笼子”。劳:“铁笼子我不知道,事后我才知道,他喜欢看报,喜欢去模仿别人的犯罪,但都是事后,当时,我根本就是忽略的。”。检方:“买铁笼子的时候,你是否和法子英一同去?”。劳:“我没有跟他商量!”。辩:“一同去了?”。劳:“我没有跟他一起,我没有跟他一起,(急不可耐、中断了对方,开始抢话)就代表我没有做过。”。如果心中无愧就不应该如此慌乱。
检方:“那买冰柜,是不是一起,一同看过冰柜?”。劳:“我对这个没有印象,我没有交代的就是我没有做过,我做过的我就会承认,因为我想,认真地承认我的罪行,这样才是我真正的内心,得到救赎,才是我,想要悔罪的表现。”。检方:“冰柜是不是你去买的?”。劳:“我没有印象,所以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么就是不是,如果是我做的我会承认,因为已经造成了这么恶劣的后果,我不需要在这标榜我自己。”。想避开问题,却没有底气。
检方:“买冰柜的时候,买冰柜,法子英是否跟你说过什么?”劳:“我不清楚,事后我就知道了,哦他是模仿,呃,报上(报纸上)有一些这样的案例,去做的这些疯狂的事情。”。检方:“案发的当天,法子英,去马路上找陆某,你是否知道?”。劳:“我不知道,因为我很害怕,我就在那个,他把我关在那个,那个跟--陆,哦对不起,跟那个殷某那个房子里。”
检方:“那你什么时候知道,陆某被法子英叫到房间的?叫到出租屋来了?”劳:“我不知道,但是,后面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他做完了那么恐怖的事情以后,他就闯,闯进来了。然后,殷某说,他杀人了。”检方:“按照刚才你向法庭的供述,法子英在杀完陆以后,你才知道,陆被带到出租屋来的?”劳:“是的,因为……”检方:“我想请问你的问题是,法子英在杀害陆某的时候,你在干什么?”。劳:“我就躲在房间里,跟殷在一起。”。
这个时候审判员发言说:“好,法庭听清楚了,辩护人是否还有其他问题要问?”。
检方:“还有,刚才你在回答公诉人,你一同帮着推了冰柜,你们推冰柜的目的是干什么?”。劳:“我也想知道,是他要求我这么做的,我的惊恐,到了我的承受范围的极限,除了恐惧就是恐惧,害怕极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你们没有,审讯他的时候没有问吗?”。检方:“该起案件当中,法子英带了哪些凶器?”。劳:“我的印象里就是一把刀,嗯,就是,就是当天看到的,之前他不会让我看到的,他知道我胆小。”。
检方:“你再回忆一下子,是不是有枪?”。劳:“我后来想起来有的。”:“你是什么时候知道法子英有枪的?”。劳:“我嘲笑过他,那个枪是玩具枪而已。因为就像弹簧一样!我以为,我一直以为没什么,真的没作用,我以为是假的。”。检方:“你在合肥这起,出租屋当中……”
劳荣枝忽然感觉自己说错话了,开始抢答,成人的法子英拥有枪显然不是用来玩的!:“我把这个枪忘记了,对不起!我以为……”。检方:“你是否看过枪?”劳:“没有!”。
到这里我们发现她自相矛盾了,虽然她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是要掩盖一个谎言就要用另外的谎言来掩饰,她无法自圆其说了。
检方:“案发的当天,你是什么时候,离开了出租屋的。”。劳:“晚上。”。检方:“为什么要离开?”。劳:“我害怕,我不想再跟他,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恶性的后果,就是他报复我家人也好,我都,我都管不了那么多了。”。检方:“合肥案发生以后,当晚,你逃离了现场。”。劳:“是!”。检方:“你逃离现场去哪里了?当时是否还给法子英留了一张纸条?”劳:“是,我怕他去报复我家人。”。
虽然劳荣枝的话明显自相矛盾,但是检方并没有占上风!
“合肥案”发生后,劳荣枝使用“雪莉”等化名潜逃,逃往福建厦门后,“以打工、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后索要财物、求包养或由男性提供财物供养的方式”生活,她有严重的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思想;于2019年11月28日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2。法子英为合肥案翻供过。
1999年合肥法子英案判决书称;1999年7月1日二人租住合肥,准备工具,预谋绑架、勒索、杀人;法子英定制了一只关狗用钢筋笼,而劳荣枝购买了一台旧冰箱。
劳荣枝这个时候摇身一变成为了“沈凌秋”,到一个歌舞厅去坐台;经过观察,她物色到了绑架对象殷某;7月22日上午,劳荣枝诱骗殷某至自己的出租房;殷某一进门就被法子英手持尖刀逼住,随后捆绑了他的手脚并把他锁进早已准备好的钢筋笼里。
为使殷某尽快交出财物,法子英将“小木匠”陆某(本案叫他小木匠,其实并不小,当年35岁与殷某同龄,且已经有了家室)骗到出租房,并当着殷某的而杀害了他,然后对他进行了肢解(头与身体分离了),并将尸块放入冰柜中。
殷某当时吓傻了,立即按法子英的意思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张字条,要求妻子交钱赎自己;晚上9时许,法子英逼迫殷某打电话给他的妻子要求她筹备钱,然后在合肥市的“长江饭店”见面;法子英拿着字条前去收钱,但是因其它缘故未成;当晚11点,法子英又打电话与殷妻约定“第二天上午9时见面。”。
7月23日上午,法子英又逼殷某给其妻写字条,10点左右法子英将殷某勒死;然后法子英来到殷某的家,向殷妻索要1万元;殷妻以外出筹钱为由让法某在家中等自己,随后报警;接着法子英被警方击伤并抓捕。
后经法医鉴定,殷X“系被他人勒颈窒息死亡”;小木匠陆某属“急性大失血死亡”,“头颅与躯干分离”。
针对这个案件,法子英起初多次声称自己二次出门去找殷妻要钱时,都交代过劳荣枝,(自己走后)如果遭遇了殷某反抗或者自己没能准时回来,就“勒死他”“把他杀掉”“帮我报仇”;法子英辩护人的笔录也证明,案发后法子英并不知道殷某死亡的消息——也就是说法子英第二次出门时,殷某还活着。
可是,后来法子英翻供说“之前说的是假话”!殷某人是自己“用老虎钳拧铁丝,用铁丝勒死的”。、
“7月23日上午,法子英又逼殷某给其妻写字条,10点左右法子英将殷某勒死”是基于法子英翻供后的“新"说法。
3.而劳荣枝说在这次作案中,"自己主要是配合法子英,不会去反抗,也不想反抗。",她与法子英作案时分工不同,实施杀人的“主要是法子英”。
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21年一审劳荣枝案时认为:劳荣枝与法子英在绑架殷某后,又另起杀人意,劳荣枝在明知法子英要杀人的情况下去购买冰柜,“还协助法子英移动装有小木匠尸体的冰柜,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而且,劳荣枝在殷某的第二张字条上还添加了“这件事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现在放下电话,晚15分钟我就没命了。”“他们一定会让我死得比刚才那个人还惨”等内容。
——劳荣枝案二审时,合议庭请来两名笔迹鉴定人出庭作证,证实劳荣枝自行添加了以上内容。
这些事例说明,殷某的死亡是劳荣枝预料之中的事。
特别时,当法子英翻供时说“自己勒死了殷某”时,南昌一审立即援引了合肥市公安局当年的鉴定报告“殷某的死亡时间是在7月24日左右”。
——而法子英与警方的枪战发生在7月23日,并于23日被警方枪击右腿后落网。
那么,殷某究竟死于谁手,人们都应该心知肚明了。
显然,为了情人劳荣枝,法子英主动揽下了杀害殷某的罪名;到此,我们应该认为劳荣枝的“平生连一只鸡都不敢杀”说的是假话!2021年9月9日,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以"劳荣枝犯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绑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4。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推理得出的结论,如果没有相关证据来佐证显得苍白无力,这个结论就不能成为刑罚的依据,不能被采信。
现代司法倡导“疑罪从无”,疑罪从无是现代刑法“有利于被告人”人权保障的一个原则,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疑罪从无在法院审判阶段的具体要求是:对“不足以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应推定其无罪!”。
呼格案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呼格案案情错综复杂,当‘不白之冤’一朝尽洗,我们除了为不可挽回的生命惋惜,还应该从法理上重新思考司法与正义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要做的,就是从这些不幸的案例中汲取借鉴,最终推动司法的进步。”。
“疑罪从无”的原则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
劳荣枝的四个案子——江西南昌案、浙江温州案、江苏常州案、安徽合肥案都发生在23年前,年代久远,再取证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案发年代城市化进程还不是十分明显,好多社区都还没有安装现在的社会摄像监控系统,大数据无从谈起,人脸识别技术也不成熟,甚至于连移动电话在三、四线城市内都没有普及,现在能够收集到的当年的犯罪证据极其有限。
而与她一起作案的杀人屠夫法子英已经于1999年12月28日被正法,死无对证!
又根据安徽合肥案的审理结果来判断,落网后的法子英为劳秀枝揽下了很多犯罪事实;法子英在合肥案中有翻供现象,翻供的内容对劳荣枝的定罪量刑是极其有利的。
事到临头的法子英肯定想到过,杀死一人与杀死七人对自己的处罚是一样的,结果都是被枪决,何不揽下她的罪名,让她活着时念想自己呢?
——毕竟法子英落网后,为劳荣枝潜逃争取时间而迷惑过警方,于是小编有了这样的判断。
尤其是被他们绑架、勒索的对象当事人大都已经死亡了,只是江苏常州案中的刘某夫妇幸存了下来,而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这两个重要证人又都没有出庭作证。
纵然今后有可能出来现身说法,他俩又没有死,你懂得。
这一切,给劳荣枝杀人案的取证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劳荣枝才在二审庭审现场表现得从容淡定,巧舌如簧、应付自如,她当然清楚,警方关于合肥案已经形成不了完整的证据链了,只要自己死不承认,那么当年的犯罪事实就是疑罪,而现在的司法实践中,是要遵循“疑罪从无”原则的,这似乎预示着劳荣枝可能会逃过一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