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7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近百年传奇人生谢幕

2022-10-16 23:07:01

(原标题:在位7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近百年传奇人生谢幕)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迎来最悲痛的一天。在位70年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世长辞,享年96岁。

在此之前,英国白金汉宫表示,由于医生担心伊丽莎白二世的身体健康情况,伊丽莎白二世处于医疗监护状态。消息传出后,包括女儿安妮公主和小儿子爱德华王子在内的四个孩子都赶到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堡陪伴女王。

据报道,伊丽莎白二世超越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成为世界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现代君主。

回溯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是英联邦的精神支柱,在位时间长达70年;19岁时成为首位以全职现役人员身份加入武装部队的女性王室成员,登基后历经从丘吉尔到特拉斯的15任首相;即使96岁的高龄,依然尽己所能,“行走”在王室服务的第一线。而相比于她在事业上取得不小的成就,被传为佳话的还有她与菲利普携手七十多年的“史诗般的爱情”……

女王不是“超人”

近年来健康问题频发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白金汉宫表示,由于医生担心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身体健康情况,伊丽莎白二世处于医疗监护状态。白金汉宫发声明称,目前女王情况尚好,她在英国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接受医疗监护。

消息传出后,包括女儿安妮公主和小儿子爱德华王子在内的四个孩子都赶到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堡陪伴女王。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此前也前往巴尔莫勒尔和女王在一起。据报道,英国女王的直系亲属已被告知女王身体欠佳消息。

↑9月6日,英国保守党党首的伊丽莎白·特拉斯在苏格兰接受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任命,成为英国新任首相

其实,去年10月以来,女王就很少公开露面:先是白金汉宫宣布女王将缺席英联邦日仪式;随后英媒曝出女王可能被迫退出本月底为菲利普亲王举行的追悼仪式;紧接着又有多家英媒称,“女王非常虚弱,无法遛狗”;甚至还有王室消息人士担心“女王可能无法再走路了”……就连女王本人也在今年2月初接见海军军官的活动中说漏了嘴,坦言“如你所见,我动不了了”。这是她首次对外公开承认自己“服老”的一次标志性事件。一时间,全英上下更加关注女王的健康状况。

2月20日,女王感染新冠的消息传出后,英媒形容称,“全英人民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儿”。也许,这正如王室传记作家朱诺所说的:“女王是非凡的。多年来,她一直精力充沛,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她已经95岁了,她不是超人。”

尽管女王在感染新冠有所好转后,参加过一次外事活动——在温莎城堡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举行了首次面对面的会晤,让英国民众长舒了一口气。但没想到,仅仅半年后,女王就因身体健康原因,处于医疗监护状态。女王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9月6日,她在巴尔莫勒尔城堡接受约翰逊的辞职并正式任命特拉斯为新任首相。原本9月7日,女王要举行一场枢密会议,但在医生建议她多休息后,女王取消了该活动。

王位“从而天降”

父亲认为不需要男孩做国王

女王不是“超人”,却是英联邦的精神支柱,是一位“超长待机”的君主。即使96岁高龄,依然尽己所能,“行走”在王室服务的第一线。

说起伊丽莎白二世与王位的结缘,不得不感叹这是从天而降的运气。

1926年4月21日,伊丽莎白二世出生于伦敦,她是约克公爵阿尔伯特亲王的第一个孩子。根据王位继承顺位,第一继承人是阿尔伯特亲王的哥哥爱德华,至于阿尔伯特亲王,他只是王位的第二继承人,继承王位的可能性并不大。转机因伯父爱德华八世而起,他为爱情选择退位,由自己的弟弟、伊丽莎白的父亲、41岁的阿尔伯特亲王继位,彻底改变了伊丽莎白的一生。

乔治六世登基之时,其长女伊丽莎白自然就成了“准继承人”,要作为王储来培养教育。因此,王室对伊丽莎白的课业也逐渐重视起来。

伊丽莎白花了6年时间学完了《宪法的制定法与习惯法》,详尽、竭力地在书本上勾画、注解,并在马汀的帮助下理解立宪政体和议会制度。这些积累没有辜负她,帮助她度过了从丘吉尔到特拉斯的15任首相,让首相们惊异于其所提出问题的犀利和对艰深法律的通透理解。

↑伊丽莎白公主

乔治六世曾这样评价伊丽莎白二世:“在她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维多利亚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高祖母,因子嗣遍布欧洲王室而被称为“欧洲祖母”,是在位第二长的英国君主)的影子。我看到一个伟大的君主正在诞生。我们不一定需要男孩来做国王,她会做得更好。”

26岁登基

丘吉尔曾称赞她“细致入微、见多识广”

父亲的青睐、王室的教育,让伊丽莎白顶着“准继承人”的身份光环,逐渐长成一名能够独当一面、举止恰当优雅的王储。

1945年初,伊丽莎白加入领土辅助军,成为首位以全职现役人员身份加入武装部队的女性王室成员。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肺癌过世,26岁的伊丽莎白公主成为女王。她在40年后,才谈起自己初接王位时的感受:“事已至此,我就得接受现实,这就是我的命运,王室传承才是最重要的。”伊丽莎白的私人秘书马丁·查特里斯则坦言:“丘吉尔对此时的女王印象很深刻——她细致入微、见多识广、认真负责,刚登基就接见各国总理、大使……她做得毫无纰漏。”

至此,伊丽莎白为王室乃至英国奉献的一生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应对继位初期,二战后英国国力衰退、物资短缺、逐渐解体的困局和世界范围内严峻的冷战形势。伊丽莎白尝试通过英联邦来维系英国与其前殖民地的关系,尤其在维持英国和南非、英国与印度的良好关系上贡献良多。

伊丽莎白二世在2015年9月打破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3年7个月的纪录,成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今年2月6日,95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迎来登基70周年纪念。

女王的“磐石”为爱放弃王位

相濡以沫74载

伊丽莎白是女王,无法决定自己的职业,但她选择为爱结婚。女王与菲利普亲王74年的婚姻被外媒称为“英国王室最成功的婚姻”。

两人的爱情故事始于1939年。当时13岁的伊丽莎白公主随家人参观达特茅斯皇家海军学校,18岁的菲利普正在那里就读,并带着表妹们到花园里玩,她从那时就爱上了菲利普。

↑伊丽莎白女王21岁时写下的情书

菲利普是一位出挑的美男子,贵族血统纯正。1921年6月10日,他出生在希腊爱奥尼亚群岛克基拉州的克基拉岛,全名为菲利普·蒙巴顿,为原希腊王子,封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的父亲安德烈是希腊国王乔治一世的第四子,其母是德国黑森-巴腾堡郡主艾丽丝,后者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外孙女。

作为未来的王位继承人,伊丽莎白不能外嫁。菲利普便为她放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并加入英国国籍,改用其外祖父的姓“蒙巴顿”。

↑菲利普与伊丽莎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盛大婚礼

1947年11月,菲利普亲王与伊丽莎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了盛大婚礼。自此,二人一直作为完美的生活和工作伴侣共同在婚姻道路上扶持前行。

↑当地时间2003年4月15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偷笑的照片火了。照片上菲利普亲王身着英国皇家卫队的侍卫服,为女王站岗。

伊丽莎白曾公开表示,菲利普是“她的磐石”。“他(菲利普亲王)是我的力量源泉,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我。我……欠他许多,多到我们怎么也算不清。”

↑当地时间2007年11月,英国王室成员参加伊丽莎白二世“钻石婚”典礼时的合影。

进入21世纪,女王伉俪仍然携手前行,他们从青葱少年到银发老人,从二人世界到儿孙满堂。《每日邮报》称,两人之间两情相悦的情怀没有一丝的衰退。这段婚姻历经70年来英国社会的各种变化甚至动荡,并为二人面对王室灾难或丑闻时提供庇护。虽然他们的3个孩子都婚姻失败,但女王伉俪的婚姻坚如磐石,成为持久相爱的明灯。

▲女王和菲利普亲王身着便装,阳光从侧后方打过来,衬得他们的笑容格外柔和

三“最”女王

屡经至亲、挚爱离别之痛

伊丽莎白女王在截至目前的人生中创造了三个“最”:2007年,81岁的她成为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君主;2015年,伊丽莎白再次刷新曾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创下的纪录,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英国君主;同年,沙特国王阿卜杜拉去世,伊丽莎白又成为世界上在世的年龄最大的统治君主。

她的“超长待机”被世人津津乐道,也给英国人带来了独有的稳定感。不管是哈里脱离王室,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每次英国发生大事,只要她站出来,总能重新凝聚人心。

但对女王个人而言,长寿也意味着要不停体会失去的痛苦:从亲人爱人、到闺蜜朋友……她出席过无数次葬礼。

↑菲利普去世后,这句话被无数网友转发

女王第一次送别至亲是在1952年。其父亲乔治六世患癌症不治去世,当时她只有25岁。而这样的失去,对于女王来说,还只是开始。

2002年,女王接连遭遇两次打击,71岁的胞妹玛格丽特公主和101岁的母亲王太后相继离世。

这个外界看来牢不可破的王室母女三人组——太后、女王和玛格丽特公主,转瞬间只剩下女王孤单一人。

↑葬礼上,伊丽莎白女王表情凝重,望着妹妹的棺木久久不肯离去

除了告别珍视的亲人,女王忠实的朋友——柯基也逐渐淡出她的生活。伊丽莎白从7岁起就开始养柯基,18岁那年,她收到父亲送给自己的柯基幼犬苏珊,便与它形影不离。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苏珊的后代30多只柯基犬陪伴在女王身边又相继离世。2018年,苏珊的第14代血脉薇洛离开了她。

事实上,从2015年起,因为担心自己无法陪新生的柯基幼犬走完一生,女王决定不再饲养新的柯基。

多亏宠物犬的陪伴,帮女王熬过了丈夫菲利普亲王离世后最难的日子。2021年,多次陪在女王身旁参加葬礼的菲利普也离世了。在丈夫葬礼的前一天,忙完了细琐的葬礼事宜,女王被拍到开着车带着狗狗去公园遛弯。

↑菲利普灵柩上随附了一张女王亲笔书写的卡片

随着女王年纪越来越大,这种眼睁睁看着所有人离自己而去的感觉,太令人痛心了。

相关新闻

多国政要就英国女王去世表示哀悼

天空新闻称,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比利时首相亚历山大·德克罗向英国女王的一生致敬。

马克龙称,伊丽莎白二世是法国的朋友,一位善良的女王,给她的国家和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快讯!美媒: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美国国会降半旗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消息,在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后,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的发言人称,佩洛西已下令美国国会降半旗。

特鲁多称,我们怀着最沉重的心情得知加拿大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陛下去世的消息,她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她对加拿大人的服务将永远是我们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克罗称,比利时向英国王室和英国人民表示哀悼。

英国新国王将被称为“国王查尔斯三世”

当地时间9月8日,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发表声明悼念母亲伊丽莎白二世。他在声明中表示“我深爱的母亲、女王陛下去世,让我和所有家庭成员陷入巨大悲伤。我们为失去一位深受尊敬的君主和深受爱戴的母亲深切哀悼。”同时,国王查尔斯三世也表示,“母亲被如此多人爱戴,对自己和家人是莫大的安慰。”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现年73岁,其担任王位继承人身份的时间是英国历史上最长的,成为国王时的年纪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年长的。

克拉伦斯宫8日确认,继承王位的新国王将被称为“国王查尔斯三世”。

英媒:预计英格兰银行晚些时候公布印有查尔斯国王钞票

据英国天空新闻台报道,目前印有伊丽莎白二世的钞票仍是英国法定货币,预计英格兰银行晚些时候公布印有查尔斯国王钞票。

报道称,伊丽莎白二世是第一位出现在英格兰银行钞票上的君主。

当地时间8日早些时候,英国白金汉宫证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天去世,终年96岁。

回顾英女王一生: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书

据最新消息,高龄96岁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英国当地时间周四(8日)驾崩,查尔斯王子作为王储自动成为英国国王。女王将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子民,在位70余载,她对于英国和整个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她的离世注定会在全世界掀起巨大的波澜。

伴随着女王去世,“伦敦桥”行动也正式启动。“伦敦桥”计划最初于20世纪60年代制定,此后每年已更新若干次。英国王室有一个传统,即以桥名作为王室葬礼代号,也就是通报王室成员去世消息的暗号。“伦敦桥倒塌”是英女王驾崩的暗号。

这一计划涉及政府部门、英格兰教会、伦敦警察厅、英国军队、媒体和伦敦御苑的规划。与该计划有关的一些关键决定是女王自己做出的,而另一些决定只能由她的继任者在其驾崩后做出。

值得注意的是,美媒去年曝光了被列为英国最高机密的“伦敦桥行动”,引发王室震怒。

根据该行动指示,女王一旦驾崩,她的私人秘书将以“伦敦桥倒了”(LondonBridgeisdown)作为密语,最先向首相通报消息,随后会逐一知会政府和军方高层。首相会将消息转告代表女王协调政府工作的枢密院事务局,接着再发邮件通报各部大臣。白厅须在邮件发出10分钟内降下半旗志哀,以免引发公众不满。接下来,王室正式向全国民众通报女王去世的消息。

早在今年3月,女王就被爆身体欠佳,一度引发外界担忧,随后女王身体状况有所好转,但行动不便的消息仍频繁传出,她因此多次退出重要活动,甚至放弃了日常遛狗。

女王的世纪人生:一本历史书

伊丽莎白二世(QueenElizabethII),本名为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ElizabethAlexandraMary),1926年4月21日生于伦敦,是英王乔治六世的长女。

1952年2月6日,年仅25岁的伊丽莎白二世继承其父乔治六世的王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成为英国温莎王朝第四代君主,自此开始了她长达70年的女王之路。

女王不仅是英国君主,也是澳大利亚、新西亚、加拿大等其它14个英联邦国家的君主,同时也是英联邦元首。

女王与其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育有三子一女,长子查尔斯、次子安德鲁、三子爱德华、女儿艾丽斯·路易丝公主。

伊丽莎白二世是迄今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2022年2月6日,她成为首位庆祝铂禧年(登基七十年)的英国君主,标志着她在位70年,超过了其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

女王在其长达近一个世纪的人生中不仅见证了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衰落瓦解,推动了英帝国向英联邦的和平过渡,也见证了世界在斗转星移中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女王经历了二战、冷战、朝鲜战争、苏伊士战争、马岛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她还是英国皇室中参加过二战的唯一一名女性。

在位逾70年的时间里,伊丽莎白二世经历了15位英国首相,从温斯顿·丘吉尔到刚上任的伊丽莎白·特拉斯。

女王登基后一直忠诚履行王室公务,成为出访国外次数最多的英国君主,她出访海外300多次,到过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前往加拿大的次数比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都多,达到27次。她甚至还是第一位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的英国君主。

1986年10月,伊丽莎白二世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历史上英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华。

女王的成就

巩固了君主制

伊丽莎白女王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成为一个稳定、可预测的君主。在她登基之前,王室经历了一段不确定的时期。女王的叔叔爱德华八世在她10岁时就退位了,令英国王室陷入混乱。她的父亲仓促继承王位,成为乔治六世国王。

虽然乔治六世登基为王室解决了迫在眉睫的信任危机,但英国很快就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这个国家终于从战争中开始恢复的时候,年仅50多岁的乔治六世骤然离世,年轻的女王继承了王位。在包括经济困境和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不断缩小等一系列新危机降临时,女王带给了英国至关重要的稳定。

在世界各地君主制愈发失去公众吸引力的时代,女王为英国君主制注入了更多活力。

女王在位期间,多方面的变革威胁到君主制。比如,媒体革命将一个基本上不受问责的机构置于前所未有的审视之下,不仅削弱了王室的神秘感,也损害了王室的威严。

但女王拥有将威胁转化为机遇的独特能力,她紧跟时代潮流拥抱媒体并利用媒体与她的臣民建立联系,包括邀请摄影师在巡游活动和人群中拍摄她的近影,以及通过电视播送圣诞祝词。

女王还积极支持数字通信平台,甚至她个人拥有官方社交媒体账号的时间比她的孙辈还要早。

2014年女王发布了她的第一条推文。2019年,女王在访问伦敦大英科学博物馆期间发布了她的第一则Instagram帖子。为了“吸粉”,她还聘请了社交媒体运营官。

据悉,英国政府每年向王室拨款约8600万英镑,用于支付王室履行公务和打理王宫的开支。为了应对有关王室浪费纳税人血汗钱的批评,自1993年开始,女王就主动纳税。她还通过摆脱皇家游艇等奢侈品,将王室每年的支出降低数百万英镑。

2013年英国议会颁布了《王位继承法》,该法案规定,继承权将与王位继承人的性别分离,女王确保该法案获得了通过。这意味着女王的曾孙女夏洛特公主(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女儿)将比她的弟弟路易王子更接近英国王位。女王通过此举倡导了性别平等和机会平等。

“女王把王室变得象英国的天气一样,让人们习以为常,偶尔地抱怨嘟囔一下。”英国宪政史权威戴维·斯塔基曾这样形容道。

推动了英帝国向英联邦的和平过渡

从16世纪开始,英国就开始了对全世界的殖民历史,一直到二战前夕,英国依旧是日不落帝国。女王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尾声,并经历了整个二战时期。当她登基时,面对的是一个分崩离析的落日帝国,英国的军事与经济强权逐渐衰弱。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格局,加速了大英帝国的衰落瓦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势力遭到削弱,各殖民地人民纷纷要求独立,兴起民族解放运动,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白人自治领要求英国政府给予更多的自治权,英国殖民体系渐趋瓦解。为挽救颓势,1926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1931年,这些国家以平等独立国家的身份,组成了“theBritishCommonwealthofNations”,即英联邦。

二战后,各个殖民地民族意识觉醒,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英国殖民体系彻底坍塌。经济遭受战争创伤的英国已无力维持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只能顺应历史潮流,让殖民地独立,尽可能地维持和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以推动英帝国平稳地向英联邦过渡。

1949年,为了减少非殖民化对自身的冲击,英国与其主要的前殖民地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斯里兰卡、印度、新西兰、巴基斯坦、南非一同改组了英联邦。改组后的英联邦不再以效忠英国君主为基础,且名称为体现非殖民化,也去掉了和英国有关的描述,改为了“CommonwealthofNations”。

在英帝国向英联邦的转型过渡过程中,女王发挥了关键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她登基后积极投身于巩固和壮大英联邦。在其领导下,英联邦从8个成员国发展到今天的54个成员国。

参加过二战并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二战的持续,伊丽莎白二世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她本想1944年一成年就入伍,但王室不愿让未来的王位继承人处于危险之中。然而他并未停止为此而努力,并于1945年被允许加入女子辅助服务团(ATS)。在那里,她学会了如何驾驶军用卡车和修理机器故障。

《时代周刊》曾指出,尽管这不是一个战斗角色,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任何风险——至少有335名ATS成员在战争中丧生。这位年轻的公主对国家的奉献和及服务意愿和其他人一样,这让她非常受欢迎。

当还是公主的时候,伊丽莎白二世在二战中为保持国家乐观和强大发挥了重要作用,她定期进行无线电广播,为人民带去欢乐和勇气。

热衷于慈善事业

女王热衷于慈善事业,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慈善家之一。她的努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世界的贫困状况。

她是600多个慈善组织的赞助人,这些组织包括英国红十字会、英国癌症研究中心和英国盲人退伍军人协会。作为王室赞助人,女王通过参加这些机构举办的活动将公众注意力引导到慈善这一重要事业上,从而帮助这些机构更容易地筹集资金。

不仅在各种慈善活动中露面,女王还自掏腰包支持慈善事业。2004年,女王为印度洋海啸的受害者捐款。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后,女王对该地区进行了经济援助。2015年,她在听到地震摧毁尼泊尔的消息后,以个人名义向该国捐款。

女王的挑战

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女王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90年代初,一系列不幸的事件降临到这个王室家庭。

1992年被女王称作“可怕的一年”,不但她的三个儿女分别宣布婚姻破裂,温莎堡也在那一年发生大火,100多间屋子被毁。

1997年,女王的儿媳,深受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在一场离奇的车祸事故中丧命。这起事故一度将女王推上风口浪尖。由于女王当时在度假,没有第一时间作出反应,民众骂声一片。最终在时任首相布莱尔的劝说下,女王下令白金汉宫降半旗,并发表电视讲话怀念王妃,从而安抚了民众情绪。

英国将何去何从?

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在英国,掌握实权的是首相,而王室并不具备实权,更多的是一种国家象征。

尽管如此,女王也在英国的稳定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向内的职责上,女王在英国发挥国家职能中的一部分,例如主持国会开幕、批准枢密令、御准议会法案以及会见首相等等。在外向的职责上,女王在世界其他地方代表英国,例如接见外国大使和英联邦高级专员,接待来访的国家元首,并访问海外其他国家,支持英国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和经济关系。

作为英国人民的精神领袖以及英联邦的信仰基石,女王深受英国以及英联邦民众的爱戴,甚至在全世界都颇有声望。而今女王离世,可能会给英国乃至世界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未来深远的影响

君主制或将风雨飘摇

近年来,英国王室深陷一系列丑闻,包括女王长子查尔斯与深受民众爱戴的戴安娜王妃离婚,女王孙子哈里王子脱离王室,哈里夫妇指控王室存在种族主义,女王次子安德鲁王子在美国面临性侵指控,女王剥夺了哈里王子和安德鲁王子的荣誉军衔和王室赞助人身份,哈里王子因对安保措施被取消不满将英国政府告上法庭。

伴随着王室声誉日渐受损,质疑君主制和王室,呼吁建立共和制的声浪不断高涨。女王带领英王室渡过多次舆论危机,她的存在确保了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君主制“暂时安全”。而随着伊丽莎白二世时代的落幕,接下来英国政体如何演变充满了不确定性。

支持者将君主制及君主立宪制视为值得骄傲的历史传统,认为王室有利于英国的统一和稳定,而且为英国的形象和旅游业增添了吸引力,并认为无实权的君主并不会影响到英国的民主制度。

反对者则认为,君主制是在保护不应获得的特权,纳税人需要为王室的存在买单,一些王室成员的行为也削弱了王室的公信力。

民调显示,绝大多数英国人希望君主制延续,而且女王本人70年来勤恳履职,在民众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但支持她的长子、王储查尔斯王子的人并不多,英国年轻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支持共和制的声音。

“对多数人来说,君主制和女王是同义词,”英国反君主制组织“共和国”(Republic)的首席执行官GrahamSmith曾表示。“一旦女王不在位了,舆论会怎么想就很难预料了。”该组织还曾宣布将发起一场名为“不要再来一个70年(NotAnother70Years)”的运动,呼吁结束英国的君主制。

英联邦前途未卜

英联邦由54个国家组成(主要是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占世界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涵盖了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成员国在许多领域进行商讨和合作,包括贸易、金融、国防、教育、技术、科研、法律、医药和农业。

“我在你们所有人面前宣布,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将献给你们,为我们都属于的大家庭(ourgreatimperialfamily)服务。”1947年,年仅21岁的公主伊丽莎白二世在南非外访时向英联邦宣誓。

作为英联邦元首,女王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化各成员国之间的团结,在为这些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英联邦人民的爱戴。

值得注意的是,54个英联邦成员国中有15个是英联邦王国,这些国家共同拥戴伊丽莎白二世为自己的国家元首。最近一些年,作为英联邦王国之一的澳大利亚已经开始探索共和制道路。澳大利亚多位高官都曾表达过,在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退位后,澳大利亚成为共和政体国家并脱离英联邦的希望。

如今女王去世,不排除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寻求改变政体,并切断与英王室的联系,这可能会给英联邦带来巨大的震动。

英国统一或将面临威胁

英国是一个联合王国,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除了英格兰之外,其它几个地区都曾闹过独立,尤其是苏格兰,在2014年还进行过独立公投。

实际上,英国这些年内部矛盾一直不断,而上述几个地区没能成功独立,英女王也是原因之一。这些地区的人民,可能不喜欢英国政府,但对女王却很拥戴。

如今,女王去世可能会导致以苏格兰为首的地区加速独立,令英国面临分裂的压力。


迪尼玛吊带 http://www.xssling.com/1105.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淄博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淄博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