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8-10 22:49:55
诺贝尔奖作为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科学界最高的荣誉奖章,它本身所代表的含义远远超过了“科学”本身。
尤其是对科学家来说,能够拿到诺贝尔奖不仅意味着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是在这一学科里获得了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地位。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诺奖的数量很直观的代表了其综合科研实力。
但是由于诺奖评审的条件非常苛刻,每年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科学家能够摘得这一桂冠。
中国自从屠呦呦摘得诺贝尔奖以来,在自然科学领域目前还是相对较弱的。
但是随着中国科学实力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在基础科学领域的持续发力,我们距离诺奖已经越来越近了。
之前甚至有专家认为中国将会在未来30年里迎来“诺奖井喷”的局面。
因为科学研究同样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我们前期的相对落后已经在近些年极大弥补了差距,中国的科学成就会在未来不断呈现新的、重要的成果。
尤其是这两年,中国年轻一代的科学家群体不断取得重要的突破。
在自然科学领域更是取得了诸多耀眼的成果。
在他们中间就有很多被科学界寄予厚望的人才。
其中有一个近几年出现频率非常高的名字,也是一个被看作中国最有可能在这两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他就是在石墨烯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天才科学家”——曹原。
出生于1996年的曹原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少年”。
年仅11岁的他由于天资聪颖被破格录取到当地最好的初中,并在短短三年内学完了初中和高中所有的课程。
14岁的他以高考669分的成绩考进大名鼎鼎的“中科大少年班”,并在物理系学习研究。
作为一个踏实上进的“孩子”,大学期间的曹原没有挥霍自己的时间,更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
他投身科学领域不断学习,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最终在2014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
正是在这个时期,曹原迎来了他科学成就的高峰期。
2017年,曹原在一次偶然的物理实验中发现了石墨烯的排列结构中具有一种“非常规超导电性因子”。
从这个小小的发现着手他通过半年的反复实验,最终提出了“石墨烯全位超传导”理论。
该成果打破了此前科学界对石墨烯技术的“阈值限定”。
所以第一时间就被著名的科学杂志《Nature》连续两篇刊文重点报道。
通过后续的深入研究曹原还进一步提出了“平层堆叠超导效应”,开创了凝聚态物理实验的新方向,引起了全球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很多人对石墨烯技术可能并不陌生,但是听到“凝聚态物理”就有点模糊了。
简单来说凝聚态物理是当前人类科学领域最前沿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通过特殊的实验环境和数据环境模拟出宇宙中我们不可能近距离观察的东西。
例如黑洞,任何人都不可能进入黑洞探索一番然后再出来。
但是凝聚态物理就可以在二维的视角下,利用数据和计算模拟出一个黑洞。
对科学家来说这有着很大的帮助。
所以每一次凝聚态物理的新研发和开拓都会在科学界引起不小的震动。
虽然拿诺奖比我们想象得更艰难,但如今中国科学界所取得的成就已经表明,我们拿奖的时机非常成熟了,我们不会等到30年以后再迎来“荣誉”的井喷,中国在未来5年内甚至是3年内都将成为诺奖的重点关注区域,至于今年诺奖能不能花落中华,即便几率很大,我们也只能静静等待时间给我们这个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