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对话:让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中小企业 “银企”双向奔赴破解融资难题

2022-08-10 10:02:04

虚拟展厅

  中小企业是促就业稳增长、增强发展活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受此前疫情影响,吉林省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诸多困难。

  连日来,为应对本轮疫情对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冲击,吉林省连续出台系列举措,围绕支付账款、减免房租、降低成本、优化供给、融通资金、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着力为中小企业纾困。

  如何运用政策精准助力中小企业渡难关?纾困解难背后,还有哪些重点方面需要重点“破题”?

  针对上述问题,日前在中国吉林网推出的“止跌、回升、增长”稳经济增长特别报道栏目中,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花秋玲老师就从多维度给出观察。

  政策组合拳有力度

  最近一段时间,为帮助中小微企业解难纾困。从国家到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中小企业帮扶政策举措,这些政策力度空前,精准度高。

  花秋玲最先关注的话题,也由此开始。

  “近期,国家和我省出台了一系列稳经济政策,这些政策涉及财政、金融、投资、消费、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等经济的多个方面,我认真看了每一条建议,真的是既有广度也有深度,更有温度。”花秋玲说,其中对中小企业而言,财政金融联动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由于疫情的冲击,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中小企业的风险韧性较为脆弱。国家对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的政策力度大也非常及时。例如,对中小微企业保持较低担保和再担保费率,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最高减免30%,政府性融资再担保机构免收再担保费,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减少或取消抵押、质押反担保要求,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降低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门槛。

  融资背后的突破点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同样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花秋玲对此也是高度关注。

  她不仅进行了专题调研,还点出了“症结”所在。

  “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是融资问题,我们早前成立课题组专门走访了咱们吉林省的多家中小微企业,了解当下现状。”花秋玲认为,对于融资问题,本质上是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需求和银行信用风险之间的一种博弈。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贡献非常大,就业、创新、经济增长贡献度占比都较高,活力强,但缺点是按照传统的信贷规则没有合适的抵押物。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足够的现金流,银行又要在监管下控制不良贷款指标,虽然银行通过各种金融创新正在弱化抵押物问题,但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现金流需求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平衡关系。

  营造“银企”双向奔赴的环境

  在千方百计稳经济当下,该怎样为中小企业融资“解渴” ,更好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针对融资问题,建议我省积极建立中小企业的公用信用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和宣传中小企业维护自身信用的主观能动性,营造企业和银行双向奔赴的信贷环境。”花秋玲表示,其实银行在监管的规则下已经做了很多扶持的政策,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一套信用评价体系,甚至对于一些优质的企业会主动积极的去培养。而政府也是从财政、金融、投资渠道积极为中小企业站台。但经过实际调研发现,很多中小企业对某些政策并不知情,甚至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能够满足这些优惠政策的条件,更不知道如何去申请。所以,信息对称,以及政策的解读对于打通财政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来源:中国吉林网)

文章来源:中国吉林网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淄博信息社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综艺娱乐、教育科研、热点新闻、生活百科、国际资讯、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淄博信息社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